第一次革命發生於七萬年前。
智人(Homo sapines)也就是現代唯一的人類發生了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開始創造了文化。智人(簡稱人類或人)開始能【討論虛構的事物】,所以可以開始述說或編造故事。不同的人能有相同的信念所以開始能建立比黑猩猩更大的部落(20 v.s. 150)。人類能熟識的人數不超過150人,故超過這個數目就不能只用人際關係維繫。人類靠者抽象的信念與規則可以建立超過千萬人的組織,例如企業、國家、軍隊與宗教。想像把一千隻黑猩猩聚集在一起必定會爭鬥不休。
認知革命的影響
新能力 | 明顯好處 |
能夠傳遞更大量關於智人身邊環境的資訊 | 規劃並執行複雜的計劃像是躲開獅子、獵捕野牛。 |
能夠傳達更大量關於智人社會關係的資訊 | 組織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團體。規模可達150人 |
能夠傳達關於虛構概念的資訊,例如部落的守護神、國家、有限公司以及人權。 | 一,大量陌生人之間的合作 二,社會行為的快速創新 |
最早人類是從兩百五十萬年前的東非的南猿(Austrlopithecus)開始演化。兩百萬年前走出非洲並演化出不同人種,例如歐洲的尼安德塔人、亞洲的直立人,印尼的梭羅人等等。這些人類會使用石器,轉眼讓人類登上頂峰位居食物鏈頂端。十五萬年前開始有些人類會使用火,這時智人也早已於非洲演化出來,大約七萬年前走出非洲並漸漸席捲全世界,滅絕許多動植物與其他人類。
現代社會每周工時大約40-50,有些社會多到60-80小時。但採集社會大概每三天打獵一次,每天採集3-6小時,最貧脊的沙漠裡也不超過每周35-45小時。雖然平均壽命可能才30-40歲,但主要是兒童早夭造成,只要能順利成年大多能活至60-80歲,推估是因為較均衡的飲食與較少的傳染病。
第二部 農業革命
第二次革命發生於約一萬兩千年前
五、世上最大騙局
大部分的動植物實際上都無法被人類馴化。槍砲病菌與鋼鐵也花了許多篇幅描述此事,也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農業是各地的人類獨自演化,並不是緣起於中東再傳到世界各地。只是小麥最早在一萬年前被馴化,之後稻米、玉米、馬鈴薯、小米、大麥陸續被馴化。但實際上是植物馴化了人類,人類的身體結構演化是用來狩獵採集,並不適合農耕。農業革命後反而越來越容易生病,而且營養不均衡,而且要花比狩獵採集時代更多的工時才能獲得足夠的食物。
六、蓋起監獄高牆
從採集進入農耕之後,資源反而不足,且需要規則管理更多的人。所以開始由想像的規則建立秩序。
1.想像建杜的秩序深深與真實的世界結合
現在小孩有自己的房間可以建立個人崇拜與領域,與現代的個人合義結合。但中世紀小孩沒有自己的房間,被教育要為家族保護名聲。
2.想像建構的秩序塑造了我們的欲望
滿足了食與生存後,開始有更高層次的慾望。法老王建造金字塔,以及現在的消費主義。
3.想像建構的秩序存在於人與人的思想連結中
「客觀」事物存在,如放射射的傷害就算不了解原理也是會存在。但「主觀」的事物是由信念所建立,例如足球的規則是人發明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代表許多個人主觀意識的連結,並不會失因單獨一個人死亡或改變而消失,故能能長久流傳。寶獅汽車存在百萬人心中,不會因為創辦人死亡或是執行長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除非有更高層次的想像,例如「法律」才有可能解散寶獅汽車。
七、大腦記憶過載
人腦不擅長抽像計算與記憶。最早的文字是用來記帳,包含數字等,功能僅限記錄部份資訊,而且很可能這些資訊是沒辦法直接用口語表達。有些書寫用代號並沒有對應發音,而這些文字也可能無法對應且記錄當時口耳相傳的詩歌。
例如安地斯文化的文字是在繩子上打結來表示,稱為結繩語(quipu)。
八、歷史從無正義
作者批判階級命定論與性別
第三部 人類的融合統一
九、歷史的方向
西元前一萬年地球上有數千個文明,西元前2000年只剩數百個,西元1450年只剩下數個,絕大部份的人活在亞非世界(Afro-Asian world)裡。
真正的文明衝突其實是「聾子式的對話」(dialogue of the deaf),也就是雙方完全不知道對方在講什麼。伊朗和美國雖然針鋒相對,但都是在講民族國家、資本主義、國際權利以及核物理等等共通的語言。
三種全球秩序包含:貨幣、政治、宗教。
十、金錢的氣味
金錢是有史以來普遍最有效的互信系統,賓拉登痛恨美國但也必須且樂意使用美元。
十一、帝國的願景
帝國的定義不是由人數或國土定義,應該是族群的數目,通常包含十個以上的種族。通常統治者的種族會漸漸同化其他民族,但最後其他的民族被同化後會取代或融入原本的統治階層。
十二、宗教的法則
宗教的演進:泛靈→多神→一神。
一神教很難解釋惡的存在,為何全能的神創造的世界會有惡與苦難。有人解釋惡的存在是要人類有益是去選擇善,但這會引發許多問題,神為何要創造選擇惡的人。故一神教也會融合其他宗教,例如惡魔的概念起源是善惡兩元論,冊封聖人也是多神的概念。
但一神教要處理律令的問題卻很容易,因為一切是神定的。
佛教說的覺悟與涅槃(nirvana,梵文原意是熄滅)也是意識型態,講的是「苦由欲起」以及如何逃離痛苦。 99%的信徒都無法達到這個境界,故各地佛教徒還是各自創造了不同的多神信仰。
人文主義也是宗教,雖然沒有崇拜神但仍有意識形態。近代社會各種鬥爭都是意識形態造成,與各種宗教鬥爭類似。 三種人文主義包括 :
一,自由人文主義。流行於現代歐洲,因為人性是存在每個人故會廢死刑。藉由表彰殺人犯的人性,讓所有人想起人性的神性於是恢復秩序。保護兇手才能改正他做的錯事。
二,社會人文主義。認為不平等會破壞社會的神聖性,富人不應比窮人有權力。
三,進化人文主義。納粹相信進化論,消滅可能退化的人類才能保護人類。
十三、成敗的秘密
歷史的鐵則就是:事後看來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歷史還是二階混沌系統(“level two” chaotic system)。一階混沌指的是「不會因為預測而改變」,例如天氣。二階混沌系統,指的是「會受到預測的影響而改變」例如,市場或政治。
若能預測明天的油價,現在價格就會立刻反應,明天不應該有任何漲跌。革命就是無法預測。如果真能預測有革命,革命就永遠不會成真。
研究歷史,不是為了要推知未來,而是要拓展視野,要瞭解現在的種種絕非「自然」,也並非無可避免。
第四部 科學革命
第三次革命發生於約五百年前
關於近代史可能大家大都有認識。而作者最後根據演算法與人工智慧對未來做預測,這部分我幾乎完全不能同意,所以也不加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