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公司文化與結構(一)

這是一篇與標題不符的文章。這個標題是我的目標,但目前還沒有完整的計畫。暫且先提出我認為目前公司架構所碰到的問題。

現在的公司大部分都還是使用科層制度,類似老闆/股東—CEO—高階主管—主管……—小主管—基層員工。針對這個制度許多人提出不同的問題,但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風行的“向上管理”與”向下管理”。

大部分員工都是用上下交相賊的方式工作,而不是做對公司與社會有貢獻的事。大部分高層都會有脫離現實的發想,而下層的人為了滿足高層都會採用畫大餅的方式來獲取注意,而不會去確認計畫是否合理。因為公司賺錢並不會讓自己獲得太大的利益,造成大部分的人只會追求升遷。層層下來計畫越來越扭曲且脫離現實,但不論計畫是否成功,都只有會畫餅的人能升遷,因為不受管理的下屬對主管不利。真正想要解決問題的人反而會受到公司概有的系統與制度壓制,而上位者正是概得利益者。

少部分的人不求升遷,轉而追求CP值來滿足工作外的生活,不管是其他興趣還是副業。但他們也不會把公司或是社會的利益擺在前位。

因為科層制度讓公司利益與個人脫鉤。雖然資本主義告訴我們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可以讓整體的利益最大化,但代理人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了追求個人利益高階主管會讓公司去冒過度風險或是追求短期利益。大部分的公司都在COST DOWN或當COPY CAT,而不是創新或是提升技術。

另外我認為當公司越來越龐大,貧富差距拉大後,老闆也會去冒過度的風險,因為他們的資產與權利讓他們不害怕失業或失敗。有權有勢的有錢人並不擔心破產,因為他們很容易靠”競租”等方式東山再起,反而是沒有背景的員工因為公司破產而失去了未來。

想升遷的人與老闆讓公司追求扭曲的目標,而放棄升遷轉而追求CP值的員工也不會追求公司利益,進而讓現在的公司制度失衡。

追求個人利益是社會成長的動力,所以資本主義在現代的社會勝過了貴族制度與社會主義。但資本主義的歷史約三百年,與人類歷史相較還相當短。為了讓資本主義能穩定發票,我們需要讓個人的利益與社會利益趨同,這是創新的公司架構的目標。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