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台灣50 長期投資ETF

我推薦“被動”或“指數型”投資,但ETF既不是其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不管是0050或00692以及其他大部分的ETF亦然。

關於“被動”投資或是“指數型投資”我找不到一個明確定義,在國外這兩個詞也沒有被廣泛使用。但我個人認為“被動投資”比“指數型投資”來得好,因為“指數型”會讓人錯誤連結“指數型ETF”,所以我會統一使用“被動投資”來描述我的投資理念。

台灣很多人會把這種投資方法稱為“綠角派”,實際方向與觀念大體是一樣的。雖然我文章不時有些特別說法,但實際上“綠角”的觀念我99%贊同,只是寫文章時會特別強調那1%的相異處。

“綠角派”應該改為“伯格派”或是“伯格頭”更好,在美國這一類人自稱“ BogleHeads”,表示他們尊崇Vangaurd創辦人”John Bogle”。

用我的話語來定義,包括下列幾點:

  1. 分散投資標的
  2. 分散投入時間
  3. 長期持有
  4. 使用低成本的工具

“分散投資標的”這件事依照伯格先生的建議只要分散投資整個美國股市已足夠,但我認為分散全球股市才是最佳解。伯格先生的建議是針對美國人,因為美國股市市值超過全球一半,而且美國上市大公司大多為跨國企業,所以分散買美國股市可能跟分散全球已有八分相似。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美國經濟與物價與美股相關,所以針對生活在美國大陸的美國人來說加重投資美股是很合理的。

但對於台灣人不建議只買VTI這類的美股ETF,除非已經下定決心要移民美國。但比起只買VTI,我更不建議只買0050或00692之類的台股ETF,因為台股佔全球股市只有一小點。雖然台灣股市與台灣經濟還有物價相關聯,在分散投資全球之後加碼台股我認為是合理的。但至少一半股票配置應為全球分散,所以台股不應超過50%的股票配置,但若只想買VT不想另外買台股也是合理的選擇。重點是台股的比例在投資計劃開始執行後就不應更動,不然就違背“長期持有”的原則。

關於“低成本工具”,最早出現的理想工具應該是Vanguard的指數型共同基金,這些指數基金有極低的管理費且追蹤良好。但這些基金後來不讓非美國人購買,故台灣投資人多使用“VT”這類低成本的全球股市型ETF來分散投資。

被動投資並沒有特別推崇ETF,實際上適合被動投資的ETF只是眾多ETF裡面的極少數。0050或00692我認為是尚可接受但並不優良的工具。為了分散投資臺灣,從一堆爛頻果中選這兩個堪用的工具。

至於5G之類的ETF絕對不是良好工具,單投資某些產業的ETF違反“分散”原則。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